有沒有這樣的經驗,原本相當看好的項目,結果不僅研制期無比痛苦,甚至走不到批產就已夭折。把一手好牌打爛的是什么?什么是好的項目策劃?
對于項目經理來說,項目策劃的目標就是保證項目執行的質量,即保證高效低成本交付合格產品。在計劃目標合理的情況下,好的項目策劃關注的焦點離不開風險和缺陷預防。怎么梳理風險和發現缺陷呢?質量的基礎理論給出了“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”五大因素,而項目策劃的質量也可以圍繞這五大因素進行。
在資金投入有限的情況下,可以從項目中有資源屬性的三大因素——“人”“機”“料”開始策劃。
第一步是“人”,也是團隊建設。越大的項目,涉及的職能越多,越復雜的項目,涉及的工藝范圍越廣,這些交錯的流程,銜接的工序都需要由人來實施。團隊分工合作的結構建設和團隊成員的能力是項目質量的第一基礎。
“機”就是工具、設備和設施,是制造產品必需的媒介。通常技術專家可以識別出生產所必需的設備、設施等,開工前,必須先保證機床設備的精度可以實現產品要求,廠房設施的布局可以精益地實現產品生產的整個過程等要求。當出現新設備時,“機”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。洪都公司在C919項目超大型蒙皮制造上率先使用了蒙皮鏡像銑機床代替化銑工藝,作為我國第一家引進并使用該設備的主機廠,這是一次勇敢而大膽的嘗試,創新了更環保的制造方法的應用同時,也面臨著向更高效改進的更多挑戰。
原材料的特性,尤其是新材料的情況,往往會成為工藝方法或制造成敗的關鍵。新材料的使用,使得項目策劃必須重新審視材料的變化帶來的風險。
同時,作為資源的“人、機、料”也是項目的“硬成本”,資源越多,項目越好干,資源用量越大,成本也越高,這就是項目管理的意義——用最少的資源實現最終的目標。
其次,在明確資源的情況下,需要慎重考慮的就是運用資源的方式方法,彌補資源緊缺的方式方法。當項目管理發揮作用的時候,就是對各種方式方法的風險性進行了策劃和預防。因此,“法”的研究只有在對前面“人”“機”“料”等項目資源的清楚認識下,才能夠科學有效。
用“人”的方式方法,關鍵是崗位或責任分工,即項目管理的WEBS構建,這里尤其重要的是根據項目執行的要求,需要在職能矩陣中形成的交接面的確定,或者說更明晰的項目權責分配、職能領導和項目領導的共識。然后是人的能力的考核標準,如人員的選配和任命、崗前培訓的計劃、人員獎懲的制度、團隊成員之間溝通的方式和渠道設定等。
用“機”的方式方法,關鍵是設備能力的定性和定量分析。對設備能力的理解程度直接決定了生產計劃能力的科學程度,也就體現了項目生產交付管理的效率。同時,設備使用本身就存在風險,設備計量和校驗是否滿足工藝質量要求?設備是否有足夠的養護和元件備用?設備操作者的能力能否駕馭效率的落實?設備配套使用工裝情況是否合理?設備的問題處理不好往往就是項目的瓶頸,開工前的工藝審查是最好的風險防范。
用“料”的方式方法,頭一項是材料的出處,比如原材料或者成件供應商的選擇,入廠復驗的標準,庫房管理的計劃,憑單領料或配送發料。然后是材料的加工,制造過程或特種工藝過程要求,質量過程審核批準的要求。最后是零件成品的首件檢驗(FAI)和不合格品的控制的要求。材料是生產啟動的源頭,從材料采購開始就是一個供應鏈管理的過程,所以,采購周期、生產周期、庫存周期是個閉環,得連動起來考慮,得環環相扣地有賬可查,在“料”上才不會出錯。
資源外的“法”,就是彌補資源不足或降低資源成本的方式方法。一方面,適當的資源投資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手段,對于資源的投資需要有謹慎的規劃,這個規劃和項目的執行也休戚相關。另一方面,什么都有當然好,什么都有也肯定貴。因為術業有專攻,適當的外援是提高效率、降低一次性成本和風險的好方法,外聘專家,外委生產,外包供應商管理,供應鏈的延伸管理,這些都需要仔細策劃。
最后,“環”是項目運營環境的策劃。項目通常不可能是公司唯一的項目,客戶在市場上也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產品供應商。對內外部環境的理解,也是項目執行的重要保障。市場競爭激烈,項目就有不斷精益成本的要求,就有設計更改狀態管理的要求,就有資源均衡調整的要求。
洪都公司的教練機系列從初教六、K8到L15經歷了不同時期、不同環境的洗禮,各項目能夠始終得到市場和客戶認可,關鍵就是在項目策劃中始終做到與時俱進,用新的工藝替代舊的工藝,用新的方法代替老的方法,但教練機滿足客戶需求的內核不變。
以質量的方法做好項目策劃,同時,以項目為牽引,對質量基礎進行以點帶面的鞏固,往往可以取得更實質的效果。